2016-11-23 编者:小美
从1840年有研究者报告了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以来,临床上母乳性黄疸研究一直持续至今。母乳性黄疸原因有哪些,该如何处理?
出现母乳性黄疸的二个原因
1、新生儿出生早期母乳摄入不足
由于摄入不足,导致肠道蠕动缓慢,胎粪排出延迟,肠肝循环增加,肠道重吸收胆红素增多。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基础上,血清胆红素水平进一步上升,形成高胆红素血症。过高水平的胆红素可能使新生儿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出现嗜睡,使吸吮有效性更差,进食奶量更少,因此排便量减少,排泄胆红素的能力进一步降低,从而使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这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曾被称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或“母乳喂养性黄疸”。
但 近有学者认为,此类高胆红素血症与母乳喂养本身无关,而与母乳喂养量不足相关,如称为“母乳性黄疸”或“母乳喂养性黄疸”容易产生误导,故称为“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更好。
2、母乳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
母乳中3α,20β孕激素水平过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起抑制剂作用;或由于肠道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含量增多,或表皮生长因子(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EGF)增多,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少和胆红素吸收增加。 近日本的一项研究提出了UGT1A1基因多态性与母乳性黄疸的关系,也可能由一些尚未明确的原因导致母乳喂养婴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峰值增高,在达到峰值后延迟消退,可延迟至生后8—12周。尽管大多数延迟消退的母乳性黄疸是一个良性经过,但应特别注意在新生儿黄疸延迟消退的人群中,可能存在潜在的病理因素。
母乳性黄疸诊断方法
往往在排除了其它引起新生儿黄疸产生的病因后才能确诊。临床上对于血清胆红素超过12—15毫克/分升(205.2—256.5 μmol/L)可试停母乳改为配方奶3—5天,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下降一半以上,即可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本病确诊后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于足月健康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在医生的监视下鼓励少量多次喂奶。一旦血清胆红素高于15毫克/分升(256.5 μmol/L)暂停母乳喂养72小时改配方奶。胆红素可以下降原来水平的一半,恢复母乳喂养后,胆红素浓度可轻度升高,而后逐渐降低。在暂停母乳期间,应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实现乳汁的充分分泌以便以后继续母乳喂养。对于血清胆红素在15—20毫克/分升(256.5~342.0 12μmol/L)的患儿建议停母乳、改配方奶进行光疗。早产儿当血清胆红素到10毫克/分升(171.0μmol/L)即应警惕,及早干预。
母乳性黄疸诊处理方法
一般认为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因为 近有人报告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因此对于血清胆红素浓度较高的母乳性黄疸的患儿,尤其是早产儿应密切观察给与适当的处理。
不过早开奶,勤吸奶、给予孩子充足的奶量,让孩子吃饱以刺激肠蠕动,增加大便排出仍是减少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的一个好的措施。
美国儿科学会近年来制定的母乳性黄疸的处理办法,可供我们参考:
1、补充配方奶+光疗;
2、停母乳+光疗;
3、停母乳不光疗;
4、暂停母乳,改配方奶+光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