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1 编者:小美
在“语言敏感期”到来之前,也就是0岁到1岁半期间,是宝宝十分关键的“语言储备期”。没有这段时间的充足储备,宝宝“语言敏感期”的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
说,在宝宝“语言敏感期”前夕,爸妈做这三件事,可以让宝宝口齿更清晰。
1、让宝宝明白对话的基本原则:交替说话
宝宝天生对语言反应敏感,他们出生后第3天就能辨认出家人的声音,并且更喜欢母亲的声音。
母亲温柔的声音 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爸爸和其他家人不一样的声音次之。
值得注意的是:当妈妈或者其他家人面带微笑近距离呼唤宝宝以后,应该等待宝宝的回应,等到宝宝开始注视、微笑、或发出咕咕或咿呀声以后,家长再对宝宝说话。
说完后再等宝宝回应,宝宝给了回应以后,家长再开始说话,如此循环往复,宝宝就会明白:“对话的基本规则是交替说话”,而妈妈、爸爸或其他家人也会逐渐掌握与宝宝顺利交流的基本方式。
2、利用音乐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音乐可以通过节奏、歌声和音调让父母与宝宝建立情感连接,从而引导宝宝的大脑接受新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父母熟悉的声音附带迷人的节奏、语调、以及高低音的变化,比单纯的音乐更吸引宝宝。
如果再加上父母带动宝宝一起做的动作:轻柔的按摩或有节奏的轻拍,哪怕是抓着宝宝的一只手随着节奏一起轻轻摇动,都会促进宝宝专注倾听,由此宝宝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技能。
有研究发现,大脑中语言和音乐中枢既彼此独立又互为毗邻,而且是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发展的,所以科学家们相信听音乐能刺激语言能力的发展。
应该说,家长的语言就是宝宝 好的音乐,给宝宝唱歌或者说歌谣,就是用一种亲切的方法教他们听和说。
注意:不建议爸妈把播放器里的音乐(莫扎特的古典音乐等)像背景音乐一样连续长时间播放。
家长可以有效地利用这类音乐,让音乐在宝宝的生活里具有功能性。
例如:临睡前放一段固定的有利于睡眠的轻柔音乐,家长与宝宝互动玩耍是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宝宝情绪不好妈妈唱歌也搞不定时,可以试试放一段奇妙的变化多端的音乐或者妈妈曾经喜欢的胎教音乐,例如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
3、多多地讲给宝宝听
生活里到处都是培养语言能力的机会,提供一个可以让宝宝充分浸入的语言环境。
从宝宝一出生开始,家长就应该养成好习惯:给宝宝讲解描述他们身边发生的、与他们有关的所有事件。
例如:描述喂奶时宝宝急切的状态和小脸上的表情,洗澡时说出宝宝身体各个部分的名称等,家长可以一边操作一边描述给宝宝听。
不要以为宝宝不会听、听不懂,爸妈这时要做的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多多地讲给宝宝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