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的是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并随着卵巢性激素的周期变化而出现周期脱落的现象。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以卵巢和宫骶韧带为主,其次是子宫、直肠子官陷凹等部位。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激素依赖性疾病,在卵巢功能衰退后会逐渐萎缩并被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本病发展。该病症可导致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经行腹痛,并可能导致不孕,是继发性痛经的主要形成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育龄期妇女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人群,多数患者发生在25-45岁,对女性的生育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痛经和持续性下腹痛、月经不调、不孕、性交痛、急腹痛、低热等症状。痛经是最常见的症状,约60%-70%的患者会感到痛经,疼痛通常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经期1-2日最严重,以后逐渐减轻,月经干净后消失。此外,15%-30%的患者会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不孕也是该病症的重要表现,正常女性不孕率为15%左右,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不孕症发生率为30%-50%。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检结果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非手术诊断方法包括症状的联合诊断、血清学检测、内膜检查以及腹腔镜检查等。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病变,进行分期,并可取材活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的分泌,从而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GnRHa等。手术治疗则主要是切除异位的内膜组织,缓解疼痛和改善生育能力。手术治疗适用于明确诊断、囊肿超过4-5cm的患者,根据年龄、病情和对生育的要求,选择保守手术、半根治手术或根治手术。
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强调个体化治疗,长期管理,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而言,尽早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复杂的妇科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同时,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随访,以减少复发和提高生活质量。
- 重要提示 免责声明
-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并不含有关于使用任何药物、医疗技术、外科设备、诊疗方法的广告或意图,不能取代向医生或其他有资格的医疗专业人士进行咨询。这里包含的信息不可用于医疗、保健中问题的解决或疾病的诊断。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科疾病, 育龄期妇女, 症状, 诊断, 治疗,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