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能查出子宫内膜异位症吗?准确率如何?
2025-08-18 编者:小美

B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能辅助发现典型病灶,但无法单独确诊。其准确率取决于异位病灶的类型、大小和位置:
B超对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出能力
- 卵巢巧克力囊肿(最易检出)
卵巢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部位,异位内膜反复出血形成囊肿,因囊液呈暗褐色似巧克力而得名。B超下表现为:
- 形态:圆形或椭圆形囊肿,囊壁厚且粗糙,与周围组织(如子宫、肠管)粘连紧密,边界不清。
- 内部回声:囊内充满密集点状回声或短线样强回声,这是陈旧血液和内膜碎片的典型特征。
- 准确率:对于直径>2cm的巧克力囊肿,B超检出率可达90%以上,是首选筛查方法。
- 子宫腺肌症(较易检出)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发的病变,B超表现为:
- 子宫增大:呈均匀性或局限性增大,质地变硬,前后壁增厚不对称。
- 肌层回声:局部回声不均,可见散在小囊性暗区(异位内膜出血形成的微小囊腔)。
- 准确率:典型病例检出率约80%,但早期或病灶较小时易漏诊。
- 深部浸润型或微小病灶(难检出)
异位病灶位于盆腔深部(如子宫直肠陷凹、膀胱、肠道)或呈微小结节状时,B超难以发现:
- 肠道气体干扰:盆腔深部受肠道气体遮挡,超声图像模糊。
- 病灶过小:直径<1cm的结节或腹膜表面病灶,B超分辨率不足。
- 准确率:检出率不足50%,需结合腹腔镜或MRI进一步诊断。
影响B超准确率的3大因素
- 操作者经验:B超结果依赖医生对图像的解读能力,经验丰富的医师可识别细微异常(如早期腺肌症的回声不均)。
- 检查方式:经阴道B超比腹部B超分辨率更高,尤其适合观察盆腔深部病灶;腹部B超易受膀胱充盈度、肥胖等因素影响。
- 月经周期:巧克力囊肿大小可能随月经周期变化(经期前增大、经期后缩小),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检查,减少误差。
B超的局限性:为何不能单独确诊?
- 无法区分相似疾病:卵巢巧克力囊肿的B超表现可能与盆腔炎性包块、卵巢畸胎瘤混淆;子宫腺肌症易被误诊为子宫肌瘤。
- 遗漏微小病灶:约2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仅表现为盆腔腹膜微小病灶,B超无法显示。
- 缺乏病理证据:B超属于影像学检查,需结合腹腔镜活检(金标准)才能确诊。
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还需哪些检查?
-
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盆腔内病灶(如紫蓝色结节、巧克力囊肿),并取组织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
-
MRI检查:对深部浸润型病灶(如肠道、膀胱异位症)显示更清晰,可明确病变范围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
血清CA125检测:约70%患者CA125轻度升高(<200U/ml),可辅助判断病情活动度,但特异性较低(盆腔炎、卵巢癌等也可能升高)。
-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双合诊可触及盆腔痛性结节或附件区囊性包块,结合痛经、不孕等症状提高诊断线索。
B超是“筛查工具”,而非“最终答案”
B超对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腺肌症等典型病灶的检出准确率较高,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但不能仅凭B超结果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若B超发现异常,需进一步结合症状、腹腔镜或MRI检查;若B超正常但症状典型(如进行性加重痛经、不孕),也需警惕微小病灶的可能。
若出现痛经加重、月经异常、性交痛或不孕,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B超、腹腔镜等检查,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切勿因B超正常而忽视症状,也不必因B超异常过度焦虑,遵医嘱完成全面检查是关键。
- 重要提示 免责声明
-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并不含有关于使用任何药物、医疗技术、外科设备、诊疗方法的广告或意图,不能取代向医生或其他有资格的医疗专业人士进行咨询。这里包含的信息不可用于医疗、保健中问题的解决或疾病的诊断。
关键词: B超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准确率,卵巢巧克力囊肿B超表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检查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金标准,盆腔B超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局限
温馨提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并不是普通的医疗机构就可以承担的,只有经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才能具有从事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资质。北京美中宜和北三环妇儿医院(原宝岛妇产医院)是北京市卫健委审批通过的合法开展辅助生殖技术(IVF/IUI)的正规医院,拥有独立生殖实验室。由陈新娜博士担任生殖中心主任,汇聚左文莉教授、谢峰等业内医生,组成全阵容备孕医师团队,全力守护您的父母梦,让梦想中的那声啼哭,早日萦绕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