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来月经都痛经难忍,甚至影响正常生活,这会不会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听说经血逆流会导致这个病,是真的吗?”不少女性在经期被痛经困扰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事实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已成为育龄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而经血逆流与其关系密切,但并非所有经血逆流都会引发该病。
经血逆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导火索”?
正常情况下,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后随经血经宫颈、阴道排出体外。但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如子宫位置异常、宫颈狭窄、经期剧烈运动等),经血可能逆流至盆腔,其中含有的活性子宫内膜细胞可能种植在卵巢、盆腔腹膜等部位,形成异位病灶。
为何经血逆流不一定致病?
临床研究发现,约90%的女性存在经血逆流现象,但仅10%-15%会发展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是因为发病还需满足“土壤、种子、环境”三要素:
- 种子:逆流的子宫内膜细胞需具备活性,能在异地生长;
- 土壤:盆腔微环境适合细胞种植(如免疫功能低下无法清除异位细胞);
- 环境: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炎症反应等共同作用。
例如,免疫力强的女性可通过免疫细胞清除异位细胞,而家族中有该病患者的女性,遗传易感基因会增加发病风险。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别忽视身体的“求救信号”
- 痛经:经期疼痛逐年加重,可放射至腰骶部、肛门,需服用止痛药缓解;
- 慢性盆腔痛:非经期也出现下腹部坠胀、隐痛,性生活时疼痛加剧;
- 不孕:异位病灶可能影响卵巢功能、输卵管通畅度,导致约30%-50%患者不孕;
- 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淋漓不尽;
- 其他症状:肠道异位可引发便血、腹泻,膀胱异位则出现尿频、尿痛。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B超、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
如何降低经血逆流风险?做好这5点很重要
-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等,以免腹压升高加重经血逆流;
-
拒绝经期性生活:性交时子宫收缩易导致经血逆流,还可能引发感染;
-
及时治疗生殖道畸形:先天性阴道闭锁、宫颈狭窄等需尽早手术,避免经血排出受阻;
-
减少宫腔操作:人工流产、刮宫等手术可能将内膜细胞带入盆腔,无生育计划者需做好避孕;
-
定期妇科检查:有家族史或痛经严重者,建议每年进行盆腔超声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办?科学治疗是关键
治疗需根据年龄、症状、生育需求制定方案:
- 药物治疗:口服短效避孕药、孕激素等抑制卵巢功能,减少异位病灶出血;
- 手术治疗:腹腔镜下切除病灶,适用于药物无效或合并不孕者;
- 辅助生殖技术:对不孕患者,可通过试管婴儿等技术帮助受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为良性疾病,但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若出现疑似症状,切勿自行用药,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 重要提示 免责声明
-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并不含有关于使用任何药物、医疗技术、外科设备、诊疗方法的广告或意图,不能取代向医生或其他有资格的医疗专业人士进行咨询。这里包含的信息不可用于医疗、保健中问题的解决或疾病的诊断。
关键词: 经血逆流,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妇科检查,痛经,盆腔痛,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