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1 编者:小美
卵泡是我们身体里先天就有的,它 初只是一个基始卵泡,在B超里看不到。卵泡逐渐发育至间隙内有卵泡液,形成一个叶形暗区,成为一个窦卵泡,才能被B超发现。育龄女性每个月都会形成一个卵泡,通常两侧卵巢轮流排卵,这样有有机会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别人促排卵取出的卵子数量多而且又大又圆!而自己却依然是以失败告终?反复用药,卵泡数依然很少…做试管卵泡少怎么办?与什么有关?
试管获得卵子的原理
女性的卵巢中,每个月都会有一批卵泡进入“卵泡池”,这些卵泡激活后开始发育。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提供的卵泡发育激素和反馈只能共给卵泡池中一个优势卵泡发育起来,一个月经周期中只能从卵泡池中获得一个卵泡,偶见两个卵泡,但卵泡池中激活后其他卵泡由于没有足够的“养料”,闭锁、萎缩、消失。试管婴儿促排卵的过程,通过外源性给予促卵泡生长所需要的激素,将进入“卵泡池”中的卵泡进行促排卵,尽可能多的获得卵子。
做试管卵泡少原因
通过理解促排卵的原理,那么试管婴儿过程中,导致获卵数目少的可能原因也变得容易理解。主要有:
1.空卵泡
卵泡检测没有发现异常,基础卵泡也并无表征异常,但是取卵时却发现卵泡中卵子缺失,取卵后无法在这部分卵泡找到卵子,导致可用卵子少。
2.卵巢低反应
卵泡池中的卵泡对促排药应激反应差,如果对外源性给予的促卵泡生长激素反应差,能够同时成熟的卵泡必然少,取卵时可用卵子自然也少。
什么是卵巢低反应?
卵巢低反应(POR)是指在促排卵过程中出现卵巢反应不良,卵巢刺激周期发育的卵泡少,周期取消率高,获卵数≤3枚、临床妊娠率低的情况。
目前,卵巢低反应机制不明,现代医学认为:
(1)年龄是卵巢反应性 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卵巢反应性逐渐下降,>35岁下降速度更明显。
(2)遗传和免疫因素:包括染色体畸变、细胞Gn受体缺陷、抗透明带抗体阳性、易感基因多态性及先天酶缺失等。
(3)获得性因素:包括卵巢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盆腔感染、化疗及盆腔放疗等。
(4)其他:体质量指数增加、不良环境因素及原因不明的POR。
3.高龄因素
女性在24~32岁是生育的佳年龄段。此时女性身体已完全发育成熟,卵子质量 高,生育能力处于佳状态。
与这个年龄段相比,年龄过大(35岁以上),卵细胞老化,质量低,并且骨盆和韧带会变得松弛,盆底和会阴的弹性变小,子宫的收缩力减弱。
女性卵泡从出生后巅峰数目,到后天因为各种因素不断减少,直到35岁,卵巢中基础卵泡直线下降,原本做试管婴儿促排卵,只是将自然周期中"陪跑"的卵泡通过外源性药物给予营养支持,让它们都发育成成熟卵泡,可是如果连"陪跑"的都少了,也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卵巢早衰
少数年轻人卵巢提前衰老,人未老,卵巢先衰,卵泡池中卵子数目提前变少,促排卵取卵所获得的卵子也将变少。
5.其他因素:
做试管婴儿的医生操作不娴熟,就会造成一些取卵中的损失。虽然很多医生都比较重视取卵环节,尽量避免出生失误,但有些人的卵泡张力比较差,用针戳的时候存在困难,还有些人的卵巢位置高,造成B超中的卵泡显影不清晰,造成取卵中出现卵泡损失。取卵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互相信任,这样才能更好的取卵。
做试管卵泡少怎么办?
1)个性化促排方案
医生通过检查女性的身体状况,来制定专属的促排方案(基础卵泡数量是没有办法增长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温和促排,以使得每次获卵数量较少但平均质量更高。
此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相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C等)、进行抗氧化治疗、中医调理等方法提高身体整体素质。
2)服用辅酶Q10
试管周期中获卵数量固然重要,可归根结底卵子质量才是成功之本。基于基础卵泡少的情况下,后期唯有通过提高卵子质量来补救,方可保障成功率。在试管婴儿领域,辅酶Q10是公认的助孕好帮手,具有增强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功能,女性长期服用有助于调养改善卵巢功能。
3)生活调理
包括减少熬夜、睡眠充足、规律生活、饮食营养健康、加强户外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有经验的医生对于卵巢功能不好的人并不急于马上进行促排卵-取卵周期,为了能够 终提高成功率,往往要求患者先对身体进行一定的调理,再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核心医学治疗。
促排会使卵泡长大,但并不能使卵泡的数目变多。可以借助中药、针灸等治疗。
做试管卵泡少怎么办?综上所述,卵泡少并不代表卵子质量就会不好,卵子质量和女性卵巢功能、生活习惯和年龄有很大关系。只要卵子的质量好,即便取到的卵子少, 终也能收获“好孕”。但是!卵泡也并非越多越好,获卵过多容易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简称“过激”,是体外受孕辅助生育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人体对促排卵药物产生的过度反应。OHSS主要临床表现为卵巢囊性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进入第三间隙,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并发症,包括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胸水腹水、血液浓缩、肝肾功能损害、血栓形成并危及生命。
推荐阅读